從實務角度探討企業(yè)如何通過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途徑維護品牌

2024-03-15

  文/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朱琳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也叫知識產權的邊境保護,是指海關根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與進出口貨物有關并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guī)保護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專利權、世界博覽會標志、奧林匹克標志實施的保護。1995年10月,我國首次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開始建立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的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制度。隨著中國企業(yè)從制造到品牌維護的升級,知識產權保護愈加受到重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作為企業(yè)品牌維護的一種直接快速途徑卻較少被注意到。本文主要從實務角度談一談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程序、模式選擇和潛在風險三個方面。

  

  一、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程序

  海關可以采取“依申請保護”和“依職權保護”兩種執(zhí)法模式來保護企業(yè)的知識產權。依申請保護是指商標權人若發(fā)現(xiàn)侵權嫌疑貨物即將進出口,可以向貨物進出口地海關申請查扣,由海關依法對貨物實施扣留的保護措施。

  依職權保護是指商標權人先行進行知識產權備案后,海關發(fā)現(xiàn)進出口貨物涉嫌侵犯已備案知識產權的,通知權利人并由權利人申請扣留,由海關依法對貨物實施扣留,對知識產權狀況進行調查并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保護措施。

  (一)依職權申請海關保護所需的備案程序

  知識產權保護備案是海關采取主動保護的前提條件。企業(yè)作為商標權人需將自己所擁有的注冊商標在海關網站上進行備案。企業(yè)首先在海關總署網站上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子系統(tǒng)”進行用戶注冊申請。完成注冊申請并通過海關審核后,在備案申請頁面按要求完成知識產權權利備案,該步驟包含填寫知識產權權利信息、添加合法使用人信息等。海關將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作出準予或不予備案的決定。申請獲得準予的企業(yè)即可在系統(tǒng)中查詢到備案信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的有效期為10年,商標權人可以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內,向海關總署申請續(xù)展備案,每次續(xù)展備案的有效期為10年。

  自2014年3月起,商標權人在線上即可完成全部備案申請程序,無需再向海關總署遞交紙質材料。另外,根據(jù)《關于暫停收取海關知識產權備案費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15年第51號),自2015年11月1日(含本日)起向海關總署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備案的,海關總署不再收取備案費。

  (二)商標權人申請查扣和海關調查程序

  依職權申請保護的模式下,若海關發(fā)現(xiàn)進出口貨物涉嫌侵犯已備案知識產權的會向商標權人發(fā)出《確認知識產權狀況通知書》,要求權利人在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申請查扣的答復。權利人在三個工作日可以申請前往貨物查扣所在倉庫取證以作真?zhèn)舞b定。在確權案件實務中,由于答復期限較短,若貨物查扣地海關在商標權人所在市以外,權利人可以向當?shù)睾jP溝通幫忙取證。

  若商標權人經鑒定認為構成侵權的,可根據(jù)《海關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向貨物進出境地海關提交查扣涉嫌侵權貨物申請書和相關證明文件請求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同時需提供足以證明侵權事實明顯存在的證據(jù)。海關會向商標權人發(fā)出《扣留侵權嫌疑貨物通知書》,且自扣留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對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作是否侵權調查。需要留意的是,無論是基于職權保護還是申請保護,海關的調查內容一般是要求涉嫌侵權進口商或出口商說明貨物的知識產權狀況,如貨物來源、是否持有授權文件等核實,不會對貨物是否侵權作進一步調查。在無法作出判斷的情況下,海關會解封查扣,商標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作是否侵權認定。

  另外,為了防止申請不當給收貨人、發(fā)貨人造成的損失,以及支付貨物由海關扣留后的倉儲、保管和處置等費用,根據(jù)《海關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商標權人在向海關申請查扣涉嫌侵權貨物的同時需提供“不超過貨物等值的擔?!薄;谠撉闆r,許多在海關備案有多個注冊商標、且每年都有著極高進出口貨物量的企業(yè),可以考慮每年在海關總署處申請總擔保,這樣在年度內后續(xù)的案件中僅出示海關總署核準的總擔保通知即可,無需再每案繳納擔保金。

  (三)處罰程序

  在對涉嫌侵權貨物進行調查認定侵害申請人商標專用權的,海關將根據(jù)《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2022年修訂)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對侵權貨物作出沒收并銷毀處理,并對侵權進出口商處貨物價值30%以下的罰款。作出行政處罰后,海關會向商標權人出具《侵權貨物情況告知書》或《處理結果通知書》,并在查扣海關的官方網站上公布《行政處罰決定書》。

  對于侵權情節(jié)嚴重的,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9號)第一條第一款“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中規(guī)定了侵權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例如:非法經營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shù)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在該解釋第二條第一款中也規(guī)定了“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于侵權數(shù)額較大的情形。

  

  二、選擇依職權保護模式對商標權人的益處

  隨著中國進出口貿易量的增長,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是打擊侵權貨物進出口、維護企業(yè)品牌有利手段之一,也成為假冒品牌市場流通的重要防護。而在兩種保護模式對比下,商標備案后的依職權保護模式顯然更具優(yōu)勢。首先,該保護模式可以較大程度的減輕企業(yè)的經濟負擔。在海關總署進行備案后,一旦各出入境海關監(jiān)測到有涉嫌侵權的貨物進出口,便可以及時通知到商標權利人,若是侵權貨物則展開調查。若是依申請保護,企業(yè)可能需要自行或委托代理機構定期進行侵權檢索,此時侵權貨物可能已大量流入市場,企業(yè)需要付出更大成本遏制假貨產品流通。其次,依職權保護模式對潛在的侵權人有一定的警告和威懾作用。商標備案信息會在海關官網上公示,進出口企業(yè)在填報信息時勢必要留意自身提供的信息、貨物是否有侵權的風險,可以減少和避免侵權行為的發(fā)生。另外,相較于海關的主動保護,依申請保護的權利人在向海關申請時,需提供具體的貨物信息、進出口岸、時間等,這在實務中是通過侵權監(jiān)測極難調查到的。最后,海關保護備案的流程更為完善、簡單,商標權人無需支出額外的保護費用便能獲得較長的保護期。

  因此,筆者建議企業(yè)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中選擇提前備案的依職權保護模式來維護自身的商標權。

  

  三、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實務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

  雖然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整體程序相對完整,但商標權人在申請海關查扣侵權貨物時可能因查扣錯誤、查扣不當而落入后續(xù)糾紛風險。筆者從下列兩部分分析申請查扣實務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

  (一)侵權鑒定過程及鑒定結果中存在的風險

  當商標權人在收到海關的《確認知識產權狀況通知書》及貨物照片時,商標權人需對貨物真假進行鑒定以判斷是否申請查扣。在鑒定過程中,如果鑒定人員僅對貨物的外部包裝、裝潢進行簡易鑒定來作出真假的結論存在潛在風險。首先,貨物包裝裝潢能夠提供的信息較少且也是極易被模仿的,且除了外包裝上的標識,標識也會附著在產品上,一些涉案產品里面貨物為假貨,但外包裝由于被完美復刻,若鑒定人員僅通過外包裝判斷,則極易作出錯誤的鑒定結論,從而導致愈多的仿品在市場上流通。其次,貨物包裝在運輸過程易發(fā)生磕碰導致包裝產品信息缺失,這也使得僅從貨物包裝進行鑒定作出的鑒定結果易失實。

  除了上述鑒定方式,若鑒定過程過于簡單,未對涉案貨物作細致的鑒定,極可能出現(xiàn)真貨鑒定為假貨的鑒定結果。在法律上,一般認為權利人就真?zhèn)伪嬲J或鑒別的意見屬于民訴法規(guī)定的證據(jù)類別中的“當事人的陳述”,而并非鑒定意見類證據(jù)。因此,若出具不準確、甚至虛假的陳述意見,鑒定意見不會被采納,但提供虛假證言影響辦案的會被行政執(zhí)法機關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1】;如果對貨物權利人造成損失的,需承擔相應的民事?lián)p害賠償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

  如鑒定報告不實,也可能會被貨物權利人起訴要求承擔損失賠償責任。在王某與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侵權責任糾紛案中【2】,法院對于飛科公司出具的認定涉案貨物為假冒產品的鑒定報告,認為鑒定報告系飛科公司單方出具,且涉案商品交易快照展示的產品包裝盒外觀與鑒定報告展示的正品外觀一致,并且飛科公司無法提交其購買的涉案產品實物,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涉外定牌加工產品進出口侵權風險

  作為涉外定牌加工的中國企業(yè)進出口貨物時,很可能因為涉嫌侵犯國內的注冊商標權益而被申請查扣。在海關查扣過程中,國內定牌加工企業(yè)應積極配合海關調查,出示境外委托方的商標權利證明、委托加工合同、授權書、貨物情況說明等證明材料以規(guī)避侵權風險。在上海憶您進出口有限公司與廈門昂諾機械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中,法院提到涉案貨物構成涉外定牌加工產品應符合三個方面,即“境外委托方在目的國是否擁有正當合法的商標權、涉案產品是否全部出口該目的國及境內加工方是否已經盡到必要、合理審查的注意義務?!薄?】

  但涉外定牌加工中貼附的標識是否會侵害國內注冊商標權益在司法實務中仍存在爭議。在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與重慶恒勝鑫泰貿易有限公司、重慶恒勝集團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再審案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商標權作為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對于沒有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即使其在外國獲得注冊,在中國也不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與之相應,中國境內的民事主體所獲得的所謂“商標使用授權”,也不屬于我國商標法保護的商標合法權利,不能作為不侵犯商標權的抗辯事由?!薄?】故而認定貼牌行為構成商標的使用,駁回了二審法院關于不侵權的認定。但該判決后,也出現(xiàn)了多個認定涉外定牌加工商標的使用不構成侵權的情形,這意味著該案再審判決未將涉外貼牌加工商標的使用固化為構成商標侵權,而是仍需結合案件具體情況作出是否侵權的裁判【5】。

  另外,國內注冊商標權人若不顧貼牌加工情形,很可能基于“申請不當”遭到貼牌加工企業(yè)的追償。在杭州自強鏈傳動有限公司與江西卡娜鏈機械傳動有限公司因申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損害責任糾紛案中,法院認為“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是一個持續(xù)性的行為,故對于申請人是否有過錯的審查,還應著眼于整個持續(xù)性期間,尤其是對其中重要時間節(jié)點上申請人的主觀狀態(tài)予以關注”。該案中被告江西卡娜鏈公司在原告杭州自強鏈公司出具商標權利文件、授權文件等證明材料,且多次溝通并出具律師函的情況下,仍“視而不見,未進行任何核實……仍堅持認為侵權并要求海關沒收涉案貨物,其主觀更是存在濫用權利的故意”,被法院判決賠償原告損失【6】。

  對于國內貼牌加工企業(yè)來說,在貿易過程中應如實申報進出口貨物信息,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合法完成進出口貿易,積極配合海關做好調查工作。即使被惡意查扣,也可以尋求司法救濟。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制止正在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的商標侵權行為,給到潛在侵權人一定的警告和威懾力。企業(yè)在品牌維護過程中,應積極尋求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這一途徑,通過商標備案,借助各地海關依職權保護的模式來為品牌創(chuàng)造更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年修正)第六十條規(guī)定

  【2】(2018)浙01民終4988號,2018-12-2

  【3】(2020)滬0115民初34561號,2020-9-30

  【4】(2019)最高法民再138號,2019-9-23

  【5】孔祥俊,《涉外貼牌加工商標貼附行為之定性》

  【6】(2019)滬0115民初70846號,2020-1-21

  

  

此篇文章由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關鍵詞